近年来,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势头迅猛,市场前景看好,在回收队伍不断扩大的同时,从业人员存在的自身素质较低、业务技能较差和法律意识不强等问题,也越发突出,无法适应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要求。为进一步规范回收市场秩序,近日,记者从市贸易办了解到,我市将实施再生资源回收从业人员上岗培训制度。这意味着,将来收破烂,也要培训上岗。
小区门口时常有“破烂王”随意堆放的破烂;卖破烂时遇到短斤缺两的情况也不鲜见;很多废品回收经营者废品随意摆放,存在安全隐患……由于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科技含量低、投入成本低、入行门槛低等因素,在废品回收行业,这样“江湖式”经营的情况十分普遍。
“废品回收人员‘江湖式’行为,是多年来无组织化的行业现状造成的。这种现状既不利于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更不利于行业的进步。”市贸易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过程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服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等,变得十分迫切。在去年我市出台的《关于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实施再生资源回收从业人员上岗培训制度被列入重点工作之一。
这名负责人表示,实施再生资源回收从业人员上岗培训制度,需要依靠社会各界的力量。按照计划,我市将依托大专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对再生资源回收从业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主要包括政策法规、管理规定、分拣加工技术、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方面的培训。同时,我市鼓励行业协会和承办企业开办专业培训机构,根据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不同岗位要求,开展政策法规及专业知识培训。培训将首先从纳入回收体系建设统一管理的流动回收人员、已建设改造的社区标准化回收站(亭)和分拣中心及集散市场从业人员开始,并逐步向全行业拓展。根据我市回收体系建设规划,计划到“十二五”末,共培训从业人员2000人。在加强培训的同时,将探索建立再生资源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对从业人员实现岗前培训、技能鉴定、持证上岗等规范管理。
据这名负责人介绍,随着回收站(亭)建设改造和流动回收人员整编等工作的进行,上岗培训制度也将尽快启动,计划年内培训回收从业人员400人至500人。他表示,实施培训及推行上岗制度,从业人员将对再生资源行业政策法规和回收行业基本安全操作模式有了进一步了解,能更好地掌握城市固体废弃物分拣知识与防止二次污染等知识,以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挑选、加工必备的各项专业技能。另外,他们的职业道德、业务水平、服务意识,也将不断提高,对提高再生资源回收率、规范回收市场秩序都有着重要促进作用。
“进行正规的培训,我们可以了解废品回收、分拣的正确操作方法,开展服务时也将按照套路出牌。”说起上岗培训制度,从事废品回收多年的刘女士表示,有了底气和实力,更多走街串巷的“破烂王”,将变成业务素质硬、服务水平高的“正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