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被弃之不用的废旧塑料,进入技术和新型技术走出去。事实证明,“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已然难以为继,当我们的空气、水和土壤质量越来越差,环境的破坏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时,自然与环境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然不多。要从根本上消除“塑料王国”的标签,转型和提质是不贰的选择,也是“新常态”最直接的要求。
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当前无以回避的选择。改变“塑料王国” 的困局需要有危机意识,更要有创新意识。我们在窥视废旧塑料制品行业的同时,也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除了心灵的震撼与恐惧之外,更应当内化成奋起直追的行动。
在我们国家,新型塑料包装的上市总是令人兴奋,因为新包装往往具备可看的创新点。创新,无疑是包装领域永不止步的一项趋势。但2015年,除了创新,包装领域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趋势呢?2015的塑料包装我们关注这些事儿。
油价下跌拉低塑料包装业成本
原油价格可以归结为成本。油价的持续下跌反应着全球经济形势,引发石油公司的担忧,同时,消费方因低价而大量补充库存。但是,油价走低将对塑料包装产生怎样的影响
价值链合作
不管是一起设计一款新包装,还是签署许可协议发布一项新技术,合作帮助推动包装业创新。将合作的理念推高到一个新层次,陶氏包装和它的包装工作室(pack studio)就是这样一家公司。
今年年初,陶氏包装宣布软包装企业ampac成为其pac xpert包装技术的被许可方,被授权在北美地区销售陶氏包装。
陶氏在全球有4个包装工作室,分别位于德克萨斯州弗里波特、瑞士豪尔根、巴西圣保罗和中国上海。每个中心都配有一间合作室,实验室设施和制造测试设备,为客户与陶氏专门的技术团队及外部行业专家的合作提供一个平台。这样的合作承诺已经延伸到陶氏客户之外,中间商、品牌商、机械制造商、包装设计机构、学术界、零售商等价值链成员都能聚到一起交流意见,推动包装创新。
包装的便利性
近年来,我国塑料薄膜制造行业产量逐年增加,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5%。“十二五”期间,塑料薄膜市场将保持20%以上的容量扩张,预计2017年我国塑料薄膜产量将达到1957.86万吨,市场规模将达到5423.31亿元。另悉,中国塑料薄膜的需求量每年将以9%以上的速度增长。随着各种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不断地涌现,将促使中国的塑料薄膜朝着品种多样化、专用化以及具备多功能的复合膜方向发展。用塑料薄膜进行棉花育苗,可延长棉花生长期,提高抗灾能力,节约棉种,使棉花增产;用塑料薄膜进行瓜、果、蔬菜的育苗栽培,不仅产量可以成倍地增长,而且可以提早上市、改善质量和延长供应期。
伴随着行业的发展,塑料薄膜制造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国内优秀的塑料薄膜生产企业越来越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行业发展环境和产品购买者的深入研究。也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塑料薄膜制造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塑料薄膜制造行业中的翘楚。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各行各业对塑料薄膜的市场需求不断上升。目前,我国塑料薄膜处于结构性供需矛盾的状态,传统薄膜供过于求,高新薄膜则供不应求。据预测分析,我国塑料薄膜行业市场规模将在2017年突破5000亿元。